冼鏡光
February 7, 2008上線
January 22, 2012修訂
October 27, 2024搬家到此
這篇文章是16年前寫的,那時無反光鏡相機的時代還沒開始,所以需要這些「轉接環」。然而,今天無反光鏡相機大行其道,本文討論的轉接環、套筒等等都變成英雄無用武之地,您直接買一個轉接環就行,有些還有對焦馬達可以自動對焦。復原這篇文章無非就是為了保存一份紀錄而已。 |
愛用Carl Zeiss鏡頭的人不少,以往大多數是用西德Contax/Yashica版或東德Carl Zeiss Jena的M42產品, 隨著Carl Zeiss的新一代ZE(Canon用)、ZF(Nikon用)與ZS(M42螺紋)系列以及為Sony生產的ZA系列問世, 目前SLR/DSLR玩家能夠使用Carl Zeiss鏡頭的機會大增。 在Leica方面,玩家可以用R系列, 但因為M系列鏡頭的卡口距 flange distance,從裝鏡頭的卡口到焦平面的距離)比所有SLR/DSLR廠牌機型的都來得短, 所以要在SLR/DSLR機身上用Leica M系列鏡頭就沒有什麼指望了。 不過,真的是這樣嗎?答案是真也是假! 答案是真的原因, 是1980年代以後的Leica M系列鏡頭只能在與Leica M相容的RF機身上使用,SLR/DSLR機身真的是不能用的, 縱使能裝上機身、一個望遠鏡頭也只能近拍。 答案是假的理由, 則是1980年代之前Leica有不少鏡頭的光學部份(Leica叫做鏡「頭」- lens head)可以從鏡筒上摘下來, 而且Leica還有V系列(給Visoflex使用,見下文)鏡頭, 這些鏡頭大多數可以透過轉接環裝到SLR/DSLR上使用; 要注意的是,這些都是65mm以上的望遠鏡頭。 想想在Canon、Nikon、Olympus或其它SLR/DSLR機身上掛一個Leica鏡頭,多少有點豪氣或威風吧! 所以,本篇討論如何把一些Leica老鏡裝在Nikon機身上的技巧,一個鏡頭只要上得了Nikon, 就可以裝上不少(不是全部)其它SLR/DSLR(譬如Canon與Olympus)。 當然,自從Micro 4/3系統和Sony NEX以及類似無反光鏡機型出現後,使用新和舊的Leica M鏡頭都不成問題, 所以本文的重點是SLR/DSLR、而不是無反光鏡機型。
這個加了反射鏡與額外觀景窗的盒子叫做Mirror Reflex Housing; 在1930年代初期,Leica與Zeiss Ikon都生產了Mirror Reflex Housing, Leica沒有用特殊名稱,Zeiss Ikon的叫做Flektoskop, Flektoskop最有名的應用就是在1936年柏林奧運時把傳奇性的Sonnar 180mm f/2.8裝到Contax II上。戰後,東西德的Zeiss Ikon都繼續生產Flektoskop,而Leica則在1951年推出改良版Visoflex,不過仍然使用M39螺紋; 在提到Visoflex(也叫做Visoflex I)時,通常指的是M39螺紋版。 隨著在1955年推出M3,Leica丟掉了M39螺紋而改用今天熟知的爪式M-mount, 於是Visoflex也跟著改版,先是為Visoflex推出M-mount版, 接著是Visoflex II(1959到1963)與Visoflex III(1963到1983); 1962年Visoflex II有個小改版、叫做Visoflex IIa。 不管是II、IIa還是III,對我們都沒有影響,因為我們不用Visoflex,而是用與Visoflex匹配的鏡頭。 因為Visoflex III在1983年停產,自此之後也沒了Visoflex相容的鏡頭(也就是鏡「頭」都無法取下), 所以在前文中才會強調只能用1980年代以前的鏡頭。
下面是Leica Visoflex III的照片,在正面可以看到M-mount的卡口與反光鏡面, 在背面是M-mount的爪式機制與觀景窗。 在Visoflex III右邊(假設反光鏡面朝前)有一根連桿,它頂端的位置正好是機身上快門鈕的上方, 按下這根連桿會讓反光鏡片彈起來,按到底就會碰到快門鈕從而打開快門簾幕。
Leica M機身的卡口距是27.8mm,而Visoflex II/IIa/III是41mm、兩邊都是M-mount(見下圖), 所以裝了Visoflex II/IIa/III的Leica M總卡口距是68.8mm = 27.8mm + 41mm、兩端都是M-mount的模擬SLR系統。 Nikon F的卡口距是46.5mm如前所述,如果能夠做一個長度為22.3mm = 68.8mm – 46.5mm的圓筒、 一邊是M-mount裝Leica的Visoflex II/III相容鏡頭、一邊是Nikon F-mount, 就有辨法在Nikon機身上用與Leica Visoflex II/III的相容鏡頭。
如果想用這類型有M39螺紋、為Visoflex設計的Leica(或非Leica)鏡頭,答案就十分簡單了。 市面上應該不難找到一端是Nikon F而另一端是M39、長度為44.8mm的圓筒, 下面第一張照片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,第二張是用這個筒子把Telyt 280mm f/4.8裝在Nikon機身上的樣子。 不過這種為Visoflex設計的鏡頭不多,常見的就只有Hector 125mm f/2.5、 Telyt 200mm f/4(前一代是Telyt 200mm f/4.5) 與Telyt 280mm f/4.8這幾個,所以玩M39的Visoflex鏡頭的選擇性不大。
有一點是值得提出來的:市面上有些Visoflex M39到Nikon F轉接環並不符合Leica的標準, 雖然這些轉接環有M39螺紋也有正確的長度,但它們只能用在專為Visoflex設計的鏡頭上, 而與一些M39短對焦筒(見下文)不相容,所以選購時要小心。 下面左邊的照片是Leica生產、從M39到Visoflex II/III的轉接環(它叫做OUBIO/16466,見下文), 下右則是市面上某個Visoflex M39到Nikon F轉接環,仔細些就會發現兩者裝M39螺紋的鋼圈結構不同,Leica的產品鋼圈較窄而且比較突出, 但另一個Visoflex M39到Nikon F轉接環的鋼圈較寬而且沒有突出的部份, 這會使某些為Visoflex M39生產的短對焦筒無法旋入M39的螺紋(譬如ZOOAN/16495,見後面的說明)。 總而言之,為了保險起見,用Leica的Visoflex M39到Visoflex II/III轉接環, 再加上Visoflex II/III到Nikon F轉接環是萬無一失的做法。
Leica為Visoflex II/III設計的轉接環有不少個,稍後會陸續介紹; 要注意的是,不論是M39或M的鏡頭都可以分別裝在Visoflex或Visoflex II/III上使用而不必把光學部份取下來, 但這樣做就相當於把Visoflex當成一個延伸筒(或叫做接寫環)使用,只能近拍而失去對焦到無限遠的能力。 下面第一張照片是把Summicron 90mm f/2(Canada版)直接裝上Visoflex III的樣子,當然就不能對焦到無限遠; 第二張照片是把光學部份取下,再加上合用的轉接環裝上Visoflex III,這就可以對焦到無限遠了。
然而,鏡頭的光學部份加上Leica轉接環充其量只能在Visoflex II/III上使用, 要在Nikon的SLR/DSLR上使用就得有一個從M-mount(鏡頭端)到Nikon F(機身端)、長度為22.3mm的轉接環, 這種從Visoflex II/III的M-mount到Nikon F轉接環並不難找,本文稍後會做介紹。
下面第張一照片從左到右是Elmar 90mm f/4、它的光學部份、鏡頭的對焦筒、 以及在Visoflex II/III上使用的短對焦筒。 第二張照片是用短對焦筒把光學部份裝上Visoflex III的樣子,從照片可以看出裝在Visoflex III上的長度與原鏡頭的長度相當。
本文剩下來的部份討論各個Leica短對焦筒與相匹配鏡頭的相關資訊,有了這些資料之後, 您就可以依自己需要選擇合用的鏡頭與短對焦筒,在Nikon SLR/DSLR上玩一些Leica老鏡了。
我們看個例子,Leica在1931年推出知名而且長命的Elmar 9cm f/4時(M39版),它的產品名稱是ELANG, 然後在1957年推出M-mount版時叫做ELANG-M、後來又改成ELGAM, 而且有了產品編號11130。 除了最早期版本之外,Elmar 90mm f/4的光學部份都可以取下, 透過短對焦筒在Visoflex II/III上使用,這個短對焦筒叫做OUAGO,產品號碼是16467; 以下如果一項產品有兩個編號,我們就會用OUGAO/16467這樣的寫法。 一些較老的文獻很可能只會用到編號而沒有產品的說明,所以前面才提到要玩Leica的老產品, 最好知道產品的(文字或數字)編號,要不然聽到旁人說OUAGO或16467,很可能會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, 所以在接下來的討論中,我會用常見的中英文名稱(譬如Elmar 90mm f/4), 如果沒有合適的名稱時就用產品名稱與號碼、並且加上中文註解(譬如給Elmar 90mm f/4用的短對筒OUAGO/16467)。 為了查閱方便,本文最後附了所有Leica常用短對焦筒的名稱與編號、以及相容性等的對照表。
用OUBIO/16466有個好處。 前面提過,市面上可以找到Visoflex M39到Nikon F的轉接環,但它只能裝專門為Visoflex設計的鏡頭, 如果手上有M39與M兩種Visoflex鏡頭,就得準備兩組轉接環,一組給Visoflex另一組給Visoflex II/III。 於是,使用OUBIO/16466的好處,是多加一個小型轉接環就可以用兩個系統的鏡頭。 再說一次加深印象,OUBIO/16466加Visoflex II/III到Nikon F轉接環的長度, 正好是Visoflex M39到Nikon F轉接環的長度; 下面照片中左邊是Visoflex M39到Nikon F轉接環, 右邊是OUBIO/16466加上Visoflex II/III到Nikon F轉接環,兩者長度相同。
Leica為Hektor 135mm f/4.5生產的短對焦筒是ZOOAN/16495,Elmar 135mm f/4的短對焦筒是14071(沒有文字編號), 這兩個短對焦筒前端有用來裝鏡頭光學部份的螺紋,另一端是用來裝到Visoflex上頭的M39螺紋, 所以這兩個短對焦筒不能在Visoflex II/III上使用。 因為ZOOAN/16495與14071相似,我們只介紹前者。 另外要注意的是,因為Elmar 135mm f/4與Hektor 135mm f/4.5的光學設計不同, 兩者的光學部份長度相差很大,所以雖然兩者光學部份螺紋口徑相同,但短對焦筒卻不能互用。
下左的照片是給Hektor 135mm f/4.5用的短對焦筒ZOOAN/16495, 下右是Hektor 135mm f/4.5的對焦筒(長的那一個)與ZOOAN/16495的長度比較,後者少掉的長度正好就是Visoflex的長度。
下面的照片是Hektor 135mm f/4.5(左)以及把它的光學部份裝在ZOOAN/16495上頭的樣子:
有了短對焦筒後,我們既可以用前面提過的Visoflex M39到Nikon F的轉接環 (要注意到轉接環上的M39螺紋與ZOOAN/16495的相容性)、 也可以在短對焦筒後面加上OUBIO/16466再加上Visoflex II/III到Nikon F的轉接環。 下面的照片是把Hektor 135mm f/4.5的光學部份用第二種方式裝上Nikon機身, 如果鏡頭是Elmar 135mm f/4,把ZOOAN/16495換成14071就行了,接法完全相同。
下面的照片是ZOOAN/16495的反面(左),我們可以看到M39螺紋是在一圈「領子」裏面的, 正因為如此,OUBIO/16466上裝M39螺紋的鋼圈才得要突出來, 裝好之後突出的部份就罩在ZOOAN/16459的「領子」內部(右)。
下面左邊的照片是Leica的名鏡Tele-Elmar 135mm f/4, 右邊是把它的光學部份裝上OTZFO/16464並且再接上Visoflex II/III到Nikon F轉接環上的樣子:
下面的照片是把這個組合裝上Nikon機身的結果:
上述裝著方式適合Elmar 65mm f/3.5、Elmarit 90mm f/2.8、與Tele-Elmar 135mm f/4, 但裝Elmar 135mm f/4與Hektor 135mm f/4.5則麻煩些,因為還需要一個叫做OTSRO/16472的套筒。 OTSRO/16472其實只是個圓筒(見下左照片), 前方有可以裝Elmar 135mm f/4與Hektor 135mm f/4.5光學部份的螺紋, 後方有用來裝上OTZFO/16464短對焦筒的螺紋; 下右的照片是把Elmar 135mm f/4的光學部份裝上OTSRO/16472、再接到OTZFO/16464短對焦筒的結果:
下面是把這個組合透過Visoflex II/III到Nikon F的轉接環裝上Nikon機身的樣子:
所以,有了OTZFO/16464短對焦筒與OTSRO/16472套筒之後, 就不必用ZOOAN/16495或14071短對焦筒、以及OUBIO/16466從M39到M的Visoflex轉接環了。
下面左邊的照片是知名度極高的經典銘鏡、Leica的三片透鏡版Elmar 90mm f/4, 右邊是把它的光學部份裝上OUAGO/16467短對焦筒:
下面的照片是把這個組合透過一個Visoflex II/III到Nikon F轉接環裝上Nikon機身的結果, 與其它組合相比,Elmar 90mm f/4的這個組合顯得相當嬌小。
下面左邊的照片是Summicron 90mm f/2(Canada版),右邊是把它的光學部份裝上16462短對焦筒:
下面是把這個組合透過Visoflex II/III到Nikon F轉接環裝上Nikon機身的結果。 從照片看來,與前面提到過的組合相比,Summicron 90mm f/2是大了許多。 為了不讓鏡頭前段擋住觀景窗,90mm的鏡頭做到f/2就差不多是極限; Leica M系列望遠鏡頭中只有Summilux 75mm f/1.4有更大的光圈, 但把它的遮光罩拉出來時就有可能擋住觀景窗的一小部份。
因為Leica的Elmarit 135mm f/2.8的光學部份可以取下來、 透過16462短對焦筒接上Visoflex II/III,當然也就可以加上Visaoflex II/III到Nikon F的轉接環裝上Nikon機身。 請注意,Leica指定用16462短對焦筒,而不是ZOOEP/16463或16459。
綜合起來,如果要在SLR/DSLR上玩Leica的早期M系列大光圈鏡頭 (Summicron 90mm f/2與Elmarit 135mm f/2.8),16462是個必備的短對焦筒。 很遺憾的是,ZOOEP/16463與16462似乎比其它短對焦筒貴一大截,也許是因為與它們匹配的鏡頭也比其它鏡頭貴很多吧!
早期Leica鏡頭群中可以把光學部份取下的很多,這些都是中望遠以上的鏡頭, 不過因為有些鏡頭太老、市面上不容易買到,或是轉接環幾乎絕跡,本文只著重在常見的幾個, 它們可以分成三類:90mm、135mm、與Visoflex系統。 在90mm方面有Summicron 90mm f/2、Elmarit 90mm f/2.8、與Elmar 90mm f/4(非伸縮鏡筒版); 請注意,Tele-Elmarit 90mm f/2.8的光學部份是不能取下來的。 在135mm這一類有Elmarit 135mm f/2.8、Tele-Elmar 135mm f/4、Elmar 135mm f/4、與Hektor 135mm f/4.5。 Visoflex(M39螺紋)類則有Telyt 200mm f/4與Telyt 280mm f/4.8; 這一類還有不很常見的Telyt 400mm f/5,以及很罕見(由Schneider生產)的Telyt 180mm f/2.8。 另一個沒有提到的鏡頭是Elmar 65mm f/3.5,它可以用OTZFO/16464裝上Visoflex II/III, 也可以用OTZFO*這個可以讓Visoflex II/III旋轉90度的轉接環。
由前所述,所有能轉接的鏡頭都是65mm以上的望遠鏡頭,但反過來卻不可以假設所有Leica M的老望遠鏡頭都可以轉接; 譬如說,上面提過的Tele-Elmarit 90mm f/2.8的光學部份就不能取下,當然就不能轉接。 從1980年代起,Leica把鏡頭明顯地標出-M與-R(譬如Elmarit-M 90mm f/2.8或Summicron-R 90mm f/2), 分別指出該鏡頭是M系列與R系列之後,就沒有可以取下光學部份的M系列鏡頭了, 所以我們才說1980年代以後的鏡頭就沒有轉接的可能。 另外,上面談到的轉接技巧是模擬Leica Visoflex或Visoflex II/III的長度,轉接後都可以對焦到無限遠, 這是比M42鏡頭有利的地方(就Nikon機身而言),但是短對焦筒上的距離刻度(如果有的話)就不一定準確了。 經過轉接之後,整個組合相當於一個給Nikon用的SLR/DSLR鏡頭,再加上一個便宜的轉接環, 就可以在不少其它SLR/DSLR機型上使用。 要注意的是,這些都是手動鏡頭,在SLR/DSLR上可能無法測光(或是得收縮光圈測光),而且也可能沒有合焦指示, 不過對喜歡轉接的玩家而言,這些問題其實都不重要,也不會阻撓他(與她)們的玩興。
在這些可以轉接的鏡頭中要選那幾個來玩呢?如果預算有限, 不妨先試一試Elmar 90mm f/4或Hektor 135mm f/4.5,這兩個鏡頭比較便宜, 在APS-C規格的DSLR上因為切掉了邊緣較鬆散的部份,它們的表現是相當不錯的。 Tele-Elmar 135mm f/4是Leica在135mm這個焦距上追平或有所超越Carl Zeiss的Sonnar 135mm f/4的名鏡,值得推薦; 如果預算不成問題、而且也不介意再多花點錢買16462短對焦筒,那就玩Summicron 90mm f/2(Canada版)吧!
以下是兩張表,第一張解釋每一個本文講到的Leica短對焦筒與套筒的名稱、編號與用途, 不過卻沒有提到Visoflex M39到Nikon F以及Visoflex II/III到Nikon F的轉接環, 因為它們不是Leica產品,而且生產廠家很多。 第二張表幫助您從鏡頭出發找出能夠接上Nikon機身的各個短對焦筒, 只要從鏡頭名稱開始順著紅線向右或藍線向下走到Nikon F,沿途經過的就是合用的短對焦筒與套筒, 但接法不是唯一,您得依自己的需要選擇合用的一種。 讓我再提醒您一次,有些Visoflex M39到Nikon F(或其它機型)的轉接環雖然有M39螺紋,但不一定與一些M39的短對焦筒相容, 所以用OUBIO/16466加Visoflex II/III到Nikon F轉接環是比較保險的做法。 好了,本篇就到此為止,往後有空再談各個鏡頭。 最後,預祝各位玩Leica老鏡愉快!
更新紀錄